2014/07/22

奧地利-維也納│環城大道、市景車拍


日期 : 2014.07.22
↑↓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 搭乘地鐵U1、U2、U4號線在Karlsplatz站下車,約步行2分鐘即達
原有的建築是一座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剛建成時受到了嚴厲的批評。1869年5月25日,這裡首場表演為莫扎特唐·喬望尼(Don Giovanni)。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舞台被盟軍炸毀,整棟建築也在1945年3月12日被火燒毀。
重建的歌劇院有超過2200個座位,於1955年11月5日第一次演出,劇目是貝多芬費德里奧(Fidelio),由卡爾·伯姆指揮。
這裡也一直是維也納歌劇院舞會的舉辦場地。
↑↓ 古希臘建築風格的議會殿堂~國會大廈
※ 搭乘地鐵U2號線在Schottentor站下車,約步行3分鐘可達
奧地利國會大廈(德語:Parlament 或 Hohes Haus,舊稱Reichsratsgebäude),是奧地利國會兩院的所在地。這座建築座落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內城區(第一區)的戒指路,靠近霍夫堡皇宮正義宮
國會大廈占地面積超過13500平方米,使之成為戒指路沿線最為龐大的建築物之一。興建這座建築是為了容納奧地利帝國議會的兩院,奧匈帝國奧地利部分(內萊塔尼亞)的立法機關。是現今奧地利國會大廈是眾議院(Nationalrat)和參議院(Bundesrat)的所在地。國會大廈有100多個房間,其中最重要的是眾議院、參議院和原帝國下議院(Abgeordnetenhaus)。 這座建築還設有圖書館、餐廳、酒吧和健身房。這是重要的國家典禮場地,最引人注目的是奧地利總統宣誓就職儀式和每年10月26日國慶節發表國會演講。國會有些辦公室也設在附近的愛潑斯坦宮等處。(本文棕色字皆取自網路)
↑↓ 奧地利國會大廈興建於1874年至1883年。負責建造的建築師是特奧菲爾·馮·漢森男爵。他將這座建築設計為希臘復興式,包括了協調一致的幾部分組成。該大廈最著名的特色之一是雅典娜雕像和噴泉,都成為維也納知名的旅遊景點。雖然國會大廈在二戰期間嚴重受損,但是大部分已恢復了原貌。
↑ 維也納市政廳
維也納市政廳是維也納的一座宏偉建築,維也納市長和市議會的駐地。

夜景
維也納市政廳為哥德式風格,設計者是施密特,修建於1872年到1883年。塔樓頂部的市政廳鐵人(Rathausmann),是維也納的標誌之一。面對市政廳是一個大型公園,名為 市政廳公園(Rathauspark)。

奧地利-維也納│市立公園、貝多芬廣場


日期:2014.07.22
※搭乘地鐵U4號線在Stadtpark站下車,步行即達

↑↓ 車拍




↑ 貝多芬廣場


↑ 車拍


↑ 貝多芬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集古典主義大成,並一手開啟浪漫主義音樂的德國作曲家,也是鋼琴演奏家。貝多芬對後世影響深遠。一生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6首鋼琴奏鳴曲(其中32首帶有編號,1首未完成)、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及2部彌撒曲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因此被尊稱為樂聖。(本文棕色字皆取自維基)




↑↓ 小約翰史特勞斯
這座建立於1862年的公園,有維也納著名的12位藝術家、音樂家的雕像,入口進去向左走,便可遇見漆上金身的小約翰史特勞斯。

約翰·巴普蒂斯特·史特勞斯(德語:Johann Baptist Strauss,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因與其父同名,故通常稱為約翰·史特勞斯二世或小約翰·史特勞斯,奧地利作曲家,以圓舞曲作品最為著名,如《藍色多瑙河》。
約翰·史特勞斯是著名音樂家老約翰·史特勞斯的兒子。他的兩位弟弟約瑟夫·史特勞斯愛德華·史特勞斯也是著名的音樂家。不過小約翰是整個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他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為19世紀維也納圓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圓舞曲之王」的稱號是由於他把華爾茲這種原本只屬於農民的舞曲形式提升為了哈布斯堡宮廷中的一項高尚的娛樂形式。此外他的作品的藝術成就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輩們(例如約瑟夫·蘭納和老約翰·史特勞斯),也更為人所熟知。不僅是圓舞曲,他的一些波爾卡進行曲以及輕歌劇也相當著名。

奧地利-維也納│美景宮 (貝爾維蒂宮) Schloss Belvedere


日期 :2014.07.22  貝爾維蒂宮/貝維德雷宮/ Schloss Belvedere~17世紀維也納最美的宮殿
※搭乘電車D號線在 Schloss Belvedere站下車,步行1分鐘即達。
奧地利共和國通稱奧地利(德語:Österreich ),是一個位於中歐內陸國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與多國接壤,東面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南面是義大利斯洛維尼亞,西面是列支敦斯登瑞士,北面是德國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阿爾卑斯山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家。
美景宮(德語:Schloss Belvedere,又音譯貝爾維蒂宮)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宮殿。
美景宮曾是哈布斯堡王朝17世紀末奧地利對抗土耳其名歐根親王的府邸。現在的美景宮是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的所在地。(本文棕色字資料皆取自網路)
↑ 下美景宮  ↓ 上美景宮
上美景宮現在是19和20世紀美術館,收藏了克林姆、梵谷、席勒等現代藝術家的作品,而克林姆最著名的的作品《吻》就典藏於此。
上美景宮外面的雕像、噴泉、花壇是由法國人傑拉德設計,充滿了17世紀法式花園的造景特色。

越南-下龍灣│下龍灣夜景

日期 : 2019.11.27 河內→下龍灣→午餐→英雄島→驚訝洞→ 晚餐→下龍灣夜景   ↑ 只拍了幾道菜 夜晚的下龍灣很安靜,只不過不知哪來的馬達聲,稍嫌美中不足。船上過夜像搖籃 ? 好像...